3月29日上午,教育學院在實訓樓C202會議室舉行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學科專業建設專家指導會,聚焦“十四五期間”學院學科建設的思路和方向。會議邀請我院學科帶頭人黃朝霞、張永紅等九名外聘教授進行專業建設指導。教育學院黨支部書記、院長晏小慶出席,黨支部副書記劉永東,副院長林艷和各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黨支部副書記劉永東主持。
晏小慶院長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新余歷史文化概況,并對教育學院學科專業建設與特色、學科隊伍、人才培養、學院科研、學科競賽、質量工程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學院學科建設的整體現狀,并對存在的機遇、挑戰、問題進行了認真地梳理和全面的剖析。晏小慶指出學院正處于學科謀劃與發展的關鍵期,誠摯希望各位專家教授分享學科建設寶貴經驗,助力學院進一步做好規劃設計,明確學科建設方向與路徑選擇。
各位專家指出,學科建設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載體,是增強學院辦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是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只有抓住學科建設這條主線,才能做到綱舉目張,統攬學院各個方面的工作。
專家指出,在學科建設上要突出重點,聚焦關鍵核心要素,全面提升學科建設質量。一是要聚焦特色,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突出學科特色和優勢;二是要聚焦科研,爭出標志性成果、省部級獎項、重要項目;三是要聚焦人才隊伍建設,選好學科帶頭人,加大力度培育青年教師成長;四是要聚焦學科建設團隊建設,形成合力;五是要聚焦交流合作,學習先進做法,復制成功經驗;六是要聚焦人才培養,重視效果、學生成果與質量、社會反響;七是要聚焦補短板,找問題、找差距、找方法。
專家們強調,學科建設一要培養有情懷的教師,育有夢想的學生,做有溫度的教育。二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三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硬軟件的融合,信息技術與對分課堂教學實踐融合。四要加強學生“三字一話”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就業能力。五要根據學校的十四五發展規劃,找到合適切入點,做好教育學院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
黨支部副書記劉永東在總結時指出,非常感謝各位專家的指導,2023年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開啟教育學院學科建設的關鍵之年。學院將牢固樹立“找差距、補短板、強基礎、固特色、開新篇”的理念,強化實施人才興院、學科強院戰略,進一步深化內涵建設,持續強化學科地位,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不斷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明確中心任務,找準位置節奏,主動擔當作為,不畏艱難險阻,銳意改革創新,落實落細各項建設舉措,凝練學科方向,抓好學科建設,持續推進傳統優勢學科的發展,不斷推動學科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力推動學科高質量快速發展,為開啟建設“活力學院、特色學院”而不懈奮斗。
會上,學院青年教師就教學、科研、競賽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與各位專家教授進行了交流。
文字:劉永東
審核:晏小慶
供稿:教育學院